陈楠
文学学士、艺术硕士,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;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所长。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;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会理事;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;
IDF国际设计联合会(大中华区分会)常务理事;香港杂志《MILK新潮流》专栏作家。
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、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;主讲大学本科与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。
从业至今,共完成各类设计数百项;著书出版19部;发表论文31篇;发表文章70余篇,其他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,国际奖励5项。
教师研究方向:
1、格律设计思维的研究与应用
2、视觉传达之跨界设计
学术主张:
1、格律设计思维的研究与应用
从1998年研究甲骨文与东巴文文字艺术设计开始,关注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中的模块思维,具体如母图重组、符号推演、符号等级等思维模式并展开深入研究,2004年在学术界首次提出“格律设计”的理论,进一步发表相关论文出版专著,并将这种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与实践之中。之所以叫格律设计,源于对诗歌创作的思考,人们都是在别人的词牌格律里填词创作,而没有意识到词牌格律本身也可以是设计对象,格律设计就是指形式创作之前预先的格式与规律的创作。
一、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,但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及相关著作中一般侧重于对设计元素、形式、种类、流派、历史面貌等方面,而其中对于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研究,尤其是将这种研究与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的则较少。这种侧重的缺憾是导致学生只注意形式传承问题,而很少注意设计的目的与方法,使学习传统与设计实践产生脱离。以格律设计为代表的传统设计思维研究,在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中已经触及到这个问题,并且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:二、当代平面设计的评判维度不再仅仅关注视觉效果审美本身,格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,从思维与方法论的角度,针对支撑设计形式的框架基础以及预先的格式规律加以设计,试图开拓一条设计创新之路。
2、视觉传达之跨界设计
装潢设计更名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原因,在于该专业已不再受设计载体、工艺、形式与媒介的限定,视觉符号的合理有效的传达成为关键词,从而以视觉符号为基础的跨越传统专业界线的设计,成为视觉传达专业不可阻挡的新趋势。
以参与北京奥运吉祥物创作及奥运会特许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为契机,着手平面设计系统跨界设计的研究与实践,相继参与伦敦奥运会、新加坡青奥会、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、世博会、两岸故宫等国内外大型活动、机构的特许产品的开发设计与设计管理工作,积累大量资料与经验,并研究出一套较为完整设计开发和设计管理的模式与方法,运用于设计实践与教学工作中。
学术成果:
1、图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
图案教学曾是中国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,但随着诸如“设计、构成、图形…”等新概念的诞生,几种教学体系混杂交替、同时并存,导致相对混乱的局面,本人充分发掘曾经辉煌的图案教学与各种流派的设计基础教学,试图探索出更具个性与实践操作性的新图案教学体系。
2009.6借调进入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,任首都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专家组成员,主持天安门广场背景图案的设计工作,同时参与彩车、“56根民族柱”的设计工作。
图案教学教材编写:
2004年《图案设计教学》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 7-80690-250-3/J.1121
2005 年《装饰图案设计原理与训练》(合著)清华大学出版社
2、对于汉字及东巴文的研究、创作工作
包括甲骨文、金文以及纳西东巴文的研究设计工作,试图通过具有个性的格律方法设计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古老文字,以使年轻受众与异文化受众更加主动地接受中国文化与传统文明。此项工作源于2001年清华大学主办的“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”。先后创作了甲、金概念字体字库与应用作品,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展览的较高奖项,其中东巴文的概念设计(字库与软件)与日本株式会社技术评论社合作,在日本出版《爱与友情的东巴文》字库与软件。在《装饰》发表《东巴文的概念设计》、《甲骨文的概念设计》,并受其邀请参与2005年第1期的“多边联谈——数字化境遇中的汉字设计问题”,在北大方正主办的2005汉字字体研讨会,发表了设计观点与心得。2005年与国家语言委员会、国家汉字办公室合作开发“甲骨文、金文”
新字体设计及推广应用。(图1—3)
4、广告设计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
在2002年赴日研修广告传播后开始承担广告设计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,编写整理相关讲义并担任相关课程,包括《视觉传播概论》、《传播学概论》、《广告心理学》、《广告艺术概论》等,使广告设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得以结合,使教学结构更加趋于完备。
5、标志设计与品牌设计的研究与实践
长期从事标志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工作,总结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课件,并出版专著《标志设计理念与实践》、《标志色彩》与论文《“企业识别”与“品牌价值构筑”》,总结了关于品牌识别“进化论”的新观念。为配合清华承担的十五攻关重点项目—“网络教育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”的开展,与清华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开发网络学堂示范工程课程《标志设计》的课件,同时进行网络学院示范工程的示范教学,受到良好教学效果。(图5、)
6、以平面设计为核心的产品系统开发设计研究
以参与北京奥运吉祥物创作及其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为契机(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委员会“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奥运设计”特别奖),着手平面设计系统延伸设计的研究与实践,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,承接国内外大型活动、机构的特许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指导审批工作。在《装饰》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接受访谈《奥运会与世界艺术设计进程》、《平面设计师陈楠访谈》、《可口可乐瓶与奥运的故事》……主创上海世博会“两岸故宫珍藏书画精品”系列特许商品的设计开发、瑞士洛桑参加奥林匹克博物馆衍生产品开发、新加坡参加首届青年奥委会特许产品、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许产品等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。(图4—5)
目前研究的课题:
1、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: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核心标志设计。签订时间:2009.7
2、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许商品设计项目,2010年8月至12月
3、贺岁系列贵金属纪念品设计
4、全国旅游质量监督执法标志、视觉识别系统设计
5、国子监油画艺术馆视觉是被系统设计
6、四川峨眉河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咨询项目
7、中国2011年亚洲国际集邮展览设计运营手册
8、出版计划:教材《视觉表现》湖北美术出版社;《设计师玩本》湖北美术出版社;《标志与视觉识别系统》辽宁美术出版社;专著《设计思维与方法》湖北美术出版社
教学情况:
本科课程:《视觉表现》、《设计思维与方法》(本科)、《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》(研究生)、《标志设计》、《海报设计》、《广告艺术概论》;
研究生课程:《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》
获奖情况(1999年以来):
2009.1获“光华龙腾奖—2008(第四届)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”荣誉称号,颁奖单位: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;2008.12获“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奥运设计”特别奖;2004.3
荣获“日本TDC国际设计大赛优异奖”;2002年
获“IDN十年大奖”国际设计比赛优异奖;2004.8《甲骨文-六感》、《艺术与科学》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;2003年
“甲骨文-六感”招贴设计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3“教师学生作品展”金奖,作品赴日展览;2002年获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“2002中国之星”标志商品类最佳设计奖;2001.12《远古科技面积招贴—甲骨文》获中国美术家协会、中国国际电脑艺术设计展组委会
“中国国际电脑艺术设计展”三等奖;2002年招贴画《艺术与科学—木》获“第一届科学与艺术国际作品展”优秀作品奖,并于同年入选美国费城中国当代招贴设计展;2009.10
《中国格律设计观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;1999.12《中国2000年—星座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;2004.12《艺术与科学》、《视觉东游记》、《能不忆蜀葵》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、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“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”整体设计奖。
普通奖项
2009.12.《百年校庆标志》获清华大学 主办的“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征集”
优秀奖、三等奖;2008.12.获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“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展”优秀设计奖;2008.12《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》获“第十四届赣版图书装帧设计评比”整体设计奖、“第五届华东书籍装帧设计双年展”整体设计奖; 2008.6《标志设计》获清华大学“2008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”二等奖; 2004.11《东巴文》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三届“清华工美杯”教师作品展铜奖;2004.10平面设计《中国青年卡》获共青团全国青年卡工作办公室“中国青年卡卡面及标识征集大赛”卡面优秀奖;
2002年《中国供销合作社/接力出版社》获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“2002中国之星”标志类优秀奖;
2001.5《逍遥游(文字设计)》获清华大学、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“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”国际评委提名奖; 2001.4
《科学与艺术》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、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“上海市优秀书籍装帧设计作品”优秀整体设计奖;2001.3标志设计《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》获2000中国北京国际平面设计展览会组委会“IGD2000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”设计奖;2001
年《天津电力建设公司》获2000中国北京国际平面设计展览会组委会“IGD2000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”
设计奖;1999.12《名人国际大酒店》获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“99中国之星全国标志设计”优秀奖;1999.12《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》《思美尔化妆品公司》《创易堂艺术设计中心》获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“99中国之星全国标志设计”优秀奖;